断路器 限流 级联与选择性 定义 意思
限流技术是由施耐德电气提出并于1930年首先用于直流系统,1954年引入交流系统。限流技术的核心是当短路发生时,依靠限流型保护装置的快速分断从而使实际故障电流大大低于预期短路电流。
● 限流原理
小型断路器的保护功能是防止电导体和电气设备不受热应力和动应力的破坏。根据焦耳定律,通过断路器的能量积分公式为
由公式可以看出通过断路器的能量依赖于其通过的电流和时间,断路器分断时间越快,通过断路器的能量越小,同时断路器的动作时间越快也就意味着分断的电流越小,能量会进一步降低。
为什么断路器的分断速度越快,其分断的电流就越小呢?
我们知道,断路器在正常工作时其额定电流较小,而短路时短路点预期的最大短路电
流有效值达数千安或十几千安,但实际上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总是由正常工作电流连
续上升至短路电流值,此过程总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小型断路器动作速度快,会在电
流上升到最大值之前将断路器断开。因此,断路器反应的速度越快其分断的电流就越
小,通过断路器的能量就越低,限流能力也就越好。
● 限流等级
○ 一级限流: I2t允许为一个正弦整半波能量
○ 二级限流: I2t允许为一个正弦整半波能量的1/3
○ 三级限流: I2t允许为一个正弦整半波能量的1/10
什么是级联?
级联技术是断路器限流特性的具体应用,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上级断路器的限流作用,
在选择下级断路器时,可选择较低分断能力的断路器,以节约费用。
上级的限流型断路器应能分断其安装处的最大预期短路电流,由于系统中上下级断路
器为串联安装,当下级断路器出口处发生短路时,该短路电流由于上级断路器的限流
作用而使其实际值远小于该点的预期短路电流,也就是说,下级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在
上级断路器帮助下大大增强,超过了其额定分断能力。
级联数据只能由实验测出,上下级断路器的配合选择也只能由断路器制造商认定。
什么是选择性?
选择性又称保护的选择性,是指自动保护装置之间的协调配合,使电网任意点的故障
可以直接由故障处上一级的断路器消除。
● 完全选择性
故障点的所有故障电流值,从过载到非电阻性短路电流,均由故障点最近的上一级断
路器打开
● 部分选择性
如果全短路故障电流情况下,不能满足全选择性,但是可能在某一较低故障值时 (选择
性极限值) 以下具有选择性,则称为部分选择性
● 无选择性
当故障发生时,无法实现选择性,可能出现越级跳闸或同时动作